2015高一化学课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5-04-21 13:03:57
酸和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是对于酸和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很多人并不了解,下面给大家带来2015高一化学课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大家好好看一看,全面了解酸和碱,帮助大家学习好这一节课内容。
《生活中的酸和碱》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零散、分块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进行的一次全面复习。学生对于酸有五条性质以及碱有四条性质,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条理性。为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酸和碱的知识网络,我完全采用“实验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中自己形成酸和碱的知识网,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中亲身体验了实验探究的过程。
本节复习课十分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代替了枯燥的概念性的叙述文字,使学生完全没有复习旧知识的感觉,体验到的只是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常见的酸、碱与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创新能力。
二、学生分析:
1. 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了零散的酸、碱和碳酸盐相关知识;已经具备一些与化学有简单联系的生活经验;已经基本具备一些简单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具备一些实验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2. 学生学习该内容时,对实验方案的设计考虑缺乏全面性和严紧性,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叙述缺乏逻辑性或不够规范。在形成知识网络时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三、设计意图:
1、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活动来复习酸、碱的性质和相互关系,具有新颖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整个课堂,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背实验、背性质,而是通过动手做来巩固化学知识,实现了“做中学”。本节课将学生分成酸组和碱组,学生感到很新鲜,一方面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思维活跃,积极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增强合作意识,该探究活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根据目前学生学习条件不足、资源缺乏等具体情况,本节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知识为辅。由于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教学设计注重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配套学案设计注重阶梯性,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起到提纲的作用。课堂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学化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他们逐步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关注生活,从化学的角度分析、认识生活现象的习惯。
四、 设计理念:
1.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体现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梳理知识要点的同时,形成知识网络,其中重点突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学生创造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五、 复习目标:
1. 掌握两种常见酸和两种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形成酸/碱的知识网。
2. 掌握离子检验方法(H+ \CO32-)
3. 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4. 通过一些开放性“活动”,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发现并探索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问题探究法、讨论归纳等
七、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际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2.通过“活动”,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探究,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
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科学探究活动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持续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九、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酸/碱性质及其二者知识网的形成;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十一、教学相关资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生学案及多媒体。
3.实验用品:
食品保鲜剂、补钙剂、稀盐酸、磁铁、石灰水、气球、二氧化碳、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十二、课前准备工作:
1.找食品中的“脱氧剂”/各种补钙用品
2.分实验小组,争取特长互补。
十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仔细观察---问题猜想
[问题引入]:同学们,你们注意到食品包内除食品外还有一小包物质吗?
[实物展示]:展示一包食品中的“脱氧剂”。
[观察实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包上的文字说明,打开“脱氧剂”仔细观察包内物质的色、态。结合文字说明和生活经验,思考/猜想/讨论/交流,包内物质是什么。
[思维拓展]:根据所学的知识,面对食品中的“脱氧剂”,你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即:成分/工作原理/是否实效等问题)
[问题整理]:
某同学对该“脱氧剂”中的物质作了以下三种猜测:
(1)灰黑色粉末为氧化铜,红色粉末是铜粉。
(2) 灰黑色粉末为铁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3) 灰黑色粉末为活性炭,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思考]: 你认为首先应排除的猜想是什么?说明理由。
(学生评价/交流/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猜想,难度不大,体现了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遇到问题善于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问题的成功感,可以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问题猜想中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由于没有任何限制,思考的范围较广,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
[活动二]:建立假设---实验设计
[建立假设]:灰黑色粉末为铁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
[实验设计]:为了证实这个猜想:
1、如何设计最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
2、利用化学原理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并写出实验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有关方程式.
3、从该实验中的现象能否说明此“脱氧剂”是否失效呢?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填写学案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
该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解决生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了生活处处有科学,生活处处用科学。该活动的又一特色是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要准确、细致,培养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操作细化的能力。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比较,归纳整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处理信息并作出合理结论的能力。(知识点上明确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反应)。
[活动三]: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有人将“铁粉”又称为“双吸剂”,你知道为什么吗?
2.看着“脱氧剂”中的红色物质,小明同学联想到新闻联播曾报道火星探测器采集到了喊有氧化铁的矿石,科学家由此推测出火星曾有水存在。你知道科学家作出这种推测的理由吗?
【设计意图】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验知识的学有所用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心情。
[活动四]:思维拓展
[问题猜想]:
1、猜想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会呈什么性呢?(酸性/碱性/中性)如何检验呢?
2、若某工厂排放此类废液,应如何处理?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活动]:
(分析猜想—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完成学案)
[分析思考]:
1、你知道铁在人体中属于常量还是微量元素?缺少该元素会生哪种疾病?
2、你知道钙在人体中属于常量还是微量元素?缺少该元素会生哪种疾病呢?
[实物展示]:展示一瓶“钙片”
3、你知道如何证明该药物中含有碳酸盐吗?请设计实验方案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实验,深入挖掘,进行知识拓展,使学生再一次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本实验训练让学生学会利用所给不同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合理选择,设计不同的方案,完成实验探究,实验中考察基本操作能力。这一过程中,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化学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上明确酸与碱/碳酸盐反应;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测定物质的酸碱性的强弱;会用酸碱指示剂测溶液的酸碱性;H+ \CO32-检验方法)
[活动五]:归纳整理
1、学生依据前边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然归纳出酸的五点性质(见幻灯片)。
2、H+ 的检验方法:石蕊试液/PH试纸。
3、CO32-检验的方法: 试剂: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现象: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学生完全是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中学习,自己归纳知识点完成知识网的构建,完全没有复习旧知识的感觉。)
[活动六]:继续实验探究
[思考问题]: 上述实验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如何干燥呢?为何不能利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评价交流]:
[演示实验]:魔术:“不吹自大的气球”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解释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利用化学原理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学生活动]:设计实验方案—评价交流--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活动五]:归纳整理
1、学生依据前边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然归纳出碱的四点性质(见幻灯片)。
(学生再一次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2、实验探究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记录→得出结论。
[活动六]:反思与评价
[学生畅谈]:谈谈本节,我的收获、启示或发现……
[作业]:1、完成酸/碱知识网的构建。
以上就是我们学大教育给大家带来的2015高一化学课生活中的酸和碱课件,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要认真把化学学习好。
热门资讯

-
★2018年常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18-06-29 -
2018年常州市【河海中学】小升初招生简章公布
2018-06-10 -
2018年常州中考时间【6月18日-20日】
2018-05-23 -
★2018年常州普通高中中考招生政策公布
2018-05-23 -
2018年江苏常州中考中招政策抢先看
2018-05-20 -
2018年常州市高中校招生报名即将启动
2018-03-06 -
★2018年常州市中考报名时间抢先看
2018-03-06 -
2018年常州市中考报名时间【3月3日-3月9日】
2018-03-01 -
【常州大学】2018年艺术类-音乐专业招生简章公布
2018-01-1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